仙源文化
编辑:本站编辑 来源:本站原创 时间:2018-07-18 浏览次数:
仙居文化源远流长,底蕴丰厚。公元1007年即北宋景德四年,真宗皇帝赵恒以“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”下诏命名为仙居。儒释道文化在这里共生共存,为仙居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相传宋代雪崖禅师曾在此卓锡,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曾在这里苦读,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畅游之后发出了“地气尽垂于此矣!”的惊叹。此外,仙居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,是“逢人说项”、“沧海桑田”等成语的出处。仙居自古是道教推崇的洞天福地,一派仙风道骨中沉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。还有千古之谜蝌蚪崖,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刻,崖上布满了人工镌凿的日纹、月纹、虫纹、鱼纹等奇异的图案符号,至今无人能解,蝌蚪文因此被列为中国八大奇文之一。仙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2 处、省级文保单位 12 处、县级文保单位 66 处,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、名村各 1 处;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项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4 项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项。